(一)
社交媒體上,很容易刷到關于山東高速公路的短視頻,其中不乏對平整、寬敞、速度快的“戲劇化”贊嘆。
濟青高速雙向八車道
顯然,源自親身體驗的贊嘆不是盲目吹捧,近兩年來山東交通運輸網絡的快速發(fā)展的確有值得稱贊之處。
這其中,有些變化網友能直觀感受到的。比如高鐵觸達的城市區(qū)縣更多了,高速公路更寬了,通車里程更長了。這些感受的變化來自于山東交通建設實打實的付出:2022年成為全國首個部省共建交通強國省域示范區(qū)以來,山東綜合交通投資達到了驚人的9000億元,高鐵運營里程突破3000公里、全國領先,高速公路里程突破8600公里、六車道及以上占比達37.9%,行政村和較大自然村全部實現通瀝青(水泥)路等等。
還有一些不容易為普通交通參與者察覺,但卻是山東在交通強國示范區(qū)建設方面開展的開拓性探索,比如建成全國首個“零碳港口”;打造全國領先、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零碳智慧高速公路;小清河復航工程走通全國首個內河航道PPP等等。看得出,山東在延長里程的同時,致力于在交通強國建設中摸索新路徑、打造新典型,展現出一個交通大省的自我要求和格局站位。
總而言之,說起成就,山東這兩年是有十足的底氣的。
(二)
但看得出,這些已有的“全國領先”并沒有讓山東自我欣賞,停下腳步。
12月5日下午,在濟南召開的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(qū)建設推進會議,這是繼2022年山東獲批全國首個部省共建交通強國省域示范區(qū),召開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(qū)工作會議之后,再一次高規(guī)格召開的全省大會。
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(qū)建設推進會議召開,攝影 王世翔
面對這兩年來取得的成績,山東沒有過多強調,反而接續(xù)開了一場傳達部署會、動員會。大會大篇幅分析當前發(fā)展的不足,提出八個方面“加力突破”;印發(fā)《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(qū)建設方案(2025-2035年)》,謀求新10年的更大突破。
比如大會提出在打造“軌道上的山東半島城市群”上加力突破,指向的是當前盡管山東鐵路里程已經超過8000公里,但還存在高鐵通達時效不高、貨運鐵路網絡效率不高等問題,指出要下大力氣推動高鐵通道貫通、成網成環(huán),構建內聯外通、銜接順暢、覆蓋廣泛、服務高效的貨運鐵路網絡。
貨物吞吐量穩(wěn)居全球第一,青島港第11次刷新自動化碼頭裝卸效率世界紀錄。山東這幾年港口發(fā)展勢頭良好、綜合實力顯著提升。但大會也明確提出,目前港口對內陸腹地帶動能力還不夠強,高端航運服務業(yè)發(fā)展不夠快。因此要在建設世界級海洋港口群上加力突破,以世界眼光謀劃推進海洋港口群建設,全面提升港口服務效率和智慧綠色水平。
(三)
山東不滿足,一方面可以從自身獨特的區(qū)位特點來考慮。從國內看,山東地處黃河入海之濱,北臨京津冀、南連長三角,是連接多個區(qū)域協(xié)同發(fā)展的橋梁紐帶。放眼全球,東臨日韓,東鄰日韓,西接“一帶一路”,具備構建互聯互通大通道的天然條件。
圖為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,高速軌道吊在集裝箱堆場來回穿梭
這種得天獨厚的優(yōu)勢決定了“山東路”不能僅止步于里程的積累,而要更好發(fā)揮交通運輸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(fā)展的作用,以高效能、互聯通達的大通道引領大開放,實現大發(fā)展。
再就是山東肩負的特殊使命。黨和國家對山東交通事業(yè)發(fā)展高度重視,賦予山東“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”,“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”,“打造世界級海洋港口群”,“積極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”等重要使命,既體現著對山東發(fā)展的期望,飽含著對山東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和交通運輸高質量發(fā)展的信任重托,也指引了山東發(fā)展的方向。肩負使命重托的山東更不能止步于已有,必須瞄準不足,提出對策,謀求更高突破。
“不滿是向上的車輪?!睂τ诿恳粋€前行者而言,不滿足于已走過的路,才能抵達更遠的遠方。(李振 常青)
編輯:金杜